米酵菌酸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每年因它导致的中毒,甚至死亡的悲剧却接连在上演,尤其在最近气温多变,潮湿多雨和冷热交替的天气条件下,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凉皮等湿米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误食后容易造成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食用者死亡。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素,具有耐高温、难溶于水的特性,人体摄入后,会对细胞造成大规模的破坏,接着损害肝、肾、脑等各个脏器。
生长繁殖最佳温度在30~36℃之间,产毒最佳温度在26~28℃之间。
有三类食品如果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容易发生米酵菌酸中毒。
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
二是变质银耳、木耳;
三是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Copyright ©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