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粉丝、粉条是不少家庭餐桌上常备的食品,羊肉炖粉条、涮火锅、白菜粉丝等,道道菜肴令人垂涎欲滴。
但最近关于粉条的纷扰却不断,先是千万网红带货红薯粉条因未检出“红薯基因”而翻车;没几天知名品牌生产的酸辣粉,配料上标注红薯淀粉,但未检出红薯成分而被举报.......一时间让人以为“红薯成分”缺失就是“粉”的最大问题了。但根据近日《消费者报道》整理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近3年公布的红薯粉的质量抽检情况,才发现:铝的超标才是最主要问题。
令人担忧的铝超标问题!
抽检数据显示:从2021年起始至今,各级监管部门在例行抽检中共发现不合格红薯粉34批次。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污染物残留量超标、微生物超标、违规使用人工色素、标签等方面。其中,铝的残留量超标最为典型,共发现28批次,占不合格比例的80.0%。
据了解,铝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超量摄入,具有蓄积性,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产生慢性毒作用。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有可能导致脑萎缩、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智力低下痴呆等症状的出现,特别是对发育期的少年儿童的智力,有可能造成影响。且铝一旦进入体内,难以排出。
铝超标为何在粉条中频现?
粉丝和粉条在制作过程中,生产者为了解决黏连、断条,使粉条更加的光亮,口感更加筋道,常会添加明矾。而明矾的主要分为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也就是钾明矾和铵明矾。
国家相关规定中明确提出,明矾允许添加在粉丝、粉条中,并规定粉条中明矾按生产需要量适量使用,铝残留量≤200mg/kg。
还有哪些食品容易铝超标?
天然食物的铝一般含量很低,人体食物中所摄入的铝主要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也就是上面说到的明矾:钾明矾(硫酸铝钾)和铵明矾(硫酸铝铵),它们具有:改良剂、膨松剂、防凝固剂、增稠剂、防腐剂、脱水剂及调节酸碱度等作用。
因此,明矾往往被用于追求蓬松和Q弹口感的食品中,例如:粉条、粉丝、凉粉、凉皮、面条、麻花、海蜇、馒头、包子、油条、膨化食品、饼干、蛋糕、油条、蛋卷、酥点、海蜇等。
Copyright ©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