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官网!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一所综合性的卫生医药、相关健康等领域的技术服务机构
免费咨询热线:029-36383635

新闻资讯

News

触目惊心!央视披露:58%儿童尿液存在抗生素痕迹!日常餐桌上的这些食物或成残留源头!

发布时间:2024-10-24点击量:86

抗生素滥用不仅威胁人体健康,更因产生耐药性而出现的“超级细菌”,目前全球都在担心!此前,央视播出的一项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研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研究针对江浙沪地区1000多名8至11岁在校儿童的尿液进行了抗生素检测,结果令人震惊:

震惊

近六成儿童的尿液中检出了抗生素成分,其中58%的儿童尿液中至少检出一种抗生素,25%的儿童尿液中检出两种以上抗生素,甚至有的尿液样本中能检出多达6种抗生素。更令人担忧的是,金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等三种一般只限于畜禽使用的抗生素,也在儿童尿液中被检出。并且,这些抗生素成分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和食品中能被经常发现。换言之,不仅是临床治疗,环境与食品也可能成为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01

人体内的抗生素哪里来的?


食物当中的兽药残留

养殖业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在生猪、肉鸡、水产等养殖过程中,因养殖密度高,不少养殖户为降低感染发病率,促进禽类生长,习惯在饲料中添加各类抗生素。但这些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无法完全代谢,因此会残留在鱼类及水产品、禽类、蜂蜜、肉制品、鲜鸡蛋抗生素残留数量由高到底)等食品中。


最容易出现抗生素残留的食品


1.鱼类及人工养殖水产品

2.蜂蜜

3.猪肉、鸡肉、牛肉,尤其是快餐里的抗生素鸡

4.鸡蛋

环境污染

除了食物传递外,养殖业的抗生素使用还导致了环境和水源的污染。2015年6月,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公布了中国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显示2013年我国使用抗生素16.2万吨,其中52%为兽用。绝大部分抗生素以原形排出体外,进入水体和土壤中被吸收,又通过食物再回到人体。

抗生素药物


据统计,我国是抗生素第一大国,抗菌药是我国第一大用药,人均使用抗生素的剂量是美国的十多倍!而儿童用抗生素则更多,占据了儿童用药总体市场的88%。


02

抗生素对儿童健康有哪些危害?


细菌耐药性增强

抗生素虽然对细菌有一定的杀灭功能,但若长期刺激,会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超级细菌。而且如果细菌出现耐药性,一旦生病,就需要用更多的抗生素来对抗,致病菌为了抵抗抗生素就会加速基因变异,如此恶性循环,对宝宝危害极大。

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

人体内含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群在相互排斥、依赖下维持宝宝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抗生素进入宝宝体内消灭有害细菌时,会连同宝宝体内的有益菌也一起杀掉,从而导致宝宝生理机能的紊乱和失调,免疫力下降。

导致儿童耳聋、目盲,损伤肝肾

不同的抗生素会对宝宝软骨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问题。

影响大脑发育


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有研究显示,广谱抗生素会减缓大脑中海马体的细胞发育。所以想要宝宝将来聪明,一定要谨慎哦!

引发过敏性疾病


宝宝如果在1岁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长大后患过敏性疾病(如湿疹、皮疹等)的可能性会增加。研究者建议,特别是对有湿疹或过敏性疾病家族病史的婴儿,宝妈应更谨慎使用抗生素。


03

如何减少抗生素食品的摄入?


减少抗生素滥用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努力解决,作为消费者如何减少食品残留抗生素的摄入,平常生活中可以从这些方面注意:

去正规渠道购买


正规渠道的食品在进入市场前,都要进行相关检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


充分加热食物


大多数抗生素都有热敏性,所以将食物充分加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物残留抗生素的摄入。

少吃动物脏器


不要食用猪、牛、羊的内脏及内分泌腺,因为它们都是毒素、抗生素及激素等药物累积的地方。


联系地址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美国科技产业园A701号4层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29-36383635
  • 联系邮箱:yb19840909@163.com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229号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9-36383635

微信客服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微信客服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