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作为质量管理中经常提及的概念,是指为了验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依据产品所适用的标准,对其所有各项技术指标定期进行的全面检验,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所有项目( 必要时,还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项目)。概括来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1、有一定检验周期的要求,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2、检验项目应包含产品全部技术指标的要求。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在很多产品执行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型式检验的时机及频次依据产品执行标准规定执行,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或每年应对产品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如何确定型式检验的项目?
型式检验报告如何确保检验项目齐全?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一般来可以从产品执行标准及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审查细则、监督抽检、内控标准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产品的执行标准及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
如酱卤肉制品,产品标准GB/T23586-2022和GB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
相信这里很多人可能会疑问:食品添加剂允许酱卤肉制品在GB2760允许添加的不少啊,难道都测吗?
答案不用都测。
这时候大家可参考国家和地方监管部门每年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中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点击此处下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5年版))
其次,还要结合产品标签配料表上的项目进行检测—— 产品配料中有使用限量的食品添加剂,一定要严格管控,避免超范围、超剂量的使用;对于允许使用且没有限量要求的,确保按照配方要求添加即可,无需特别关注。
二、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的要求
细则中的要求一般已包括在产品执行标准中,可能会出现细则中的要求与现行标准不一致的情形,对于这种情况,应参照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问答”——细则中产品相关标准与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标准不一致的,应按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标准执行。
三、 企业内部管理文件中规定的要求
这里面主要考虑企业内部的质量管控要求,譬如有内控指标监控的项目,以及建立HACCP体系和ISO22000等体系过程中,通过对危害进行分析所确定的需要重点监控的项目。
四、 其他风险评估项目
a) 因客户需要或者避免食品欺诈等,可以增加一些特定项目的检验,譬如:肉源性检测、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的检测等。
b) 产品标签和营养成分根据需要进行检测。一般在成品开发定型前,应对产品标签及营养成分进行送检,确保合法合规性;对于标签改版,建议重新送检标签;对于营养成分波动较大的食品,应加大营养成分的检测频次。当然,标签和营养成分不一定需要纳入到型式检验中来,也可以单独作为委托检验来送检。
以上是型式检验项目需要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希望对大家有些许帮助,由于水平有限,或存在疏漏与不足,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如果您有任何型式检验的问题,也可联系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可以协助您确认型式检验项目,避免送检项目有遗漏。
Copyright ©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