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承载着团圆情意,是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与节日体验,也是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抽检对象。
随着GB 2760-2024、GB7718-2025等新标准的实施,月饼生产面临禁用防腐剂(脱氢乙酸钠)、严控过度包装等新挑战。如何确保产品安全合规、规避抽检风险,是月饼及原料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说说月饼标签、包装、添加剂这3个方面常见的风险点都有哪些。
一、标签标识风险
1.违法GB7718和GB28050的常见问题
随着新版GB 7718、GB 28050、《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的发布,标签标识合规性的热度再次高涨,生产企业需重点排查以下标签风险:
基本要求:是否存在欺骗、误导、夸大等虚假描述?是否违背科学常识、有违公序良俗、宣扬封建迷信?
配料表:复合配料是否展开?是否与实际配料一致?添加剂的使用、标识等是否正确?
定量标识:是否使用“不添加”“不使用”?是否使用“无”“不含”?是否均符合新规要求?
营养标签:是否满足顺序、表达单位、修约间隔、“0”界限值等规定?能量、碳水化合物、NRV等计算是否正确?
营养声称:“低糖”“无糖”“高膳食纤维”等声称是否符合声称要求?
2.违反GB/T 19855-2023《月饼质量通则》的常见问题
月饼的命名:根据GB/T 19855-2023《月饼质量通则》,月饼可分为广式月饼、京式月饼、苏州月饼、潮式月饼、滇式月饼等,生产企业需正确辨别不同月饼的定义和工艺,对月饼进行正确命名,命名方式需满足以下要求:
馅料要求:月饼馅料中不应使用鱼翅等野生保护动物食材,不宜使用燕窝等名贵珍稀食材。部分类别的馅料有添加量要求,应满足要求并在产品的标签中标示出各对应配料的添加量,如在莲蓉月饼或枣蓉月饼中,按配方计算,除油、糖、水这些配料和食品添加剂,莲子(或枣蓉)添加量应不低于60%。其他种类月饼馅料中,果仁总体添加量应不低于20%;咸蛋黄及其制品的添加量应不低于8%;畜禽肉及其制品添加量应不低于5%;水产及水产制品添加量应不低于10%;食用花卉添加量应不低于10%。
按配方计,馅料中的水果添加量或水果制品(折算成水果)添加量不低于25%,可称为“XX水果月饼”,添加量不低于10%的可称为“XX水果味月饼”。同样的馅料添加要求也适用于蔬菜馅月饼。
二、过度包装风险
根据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及修改单内容,建议通过“二看二算”识别过度包装风险。
1.看层数:月饼包装层数不能超过3层:即完全包裹月饼的可物理拆分的包装的层数不能超过3层,提手、绑带、封底均计为1层。
2.看混装: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其他产品指除用于保护月饼的食品用脱氧剂、冰袋等必要产品之外的所有产品,如红酒、茶叶、刀叉等。因此,月饼包装中禁止放入红酒、茶叶、刀叉等。
3.算空隙率:空隙率指包装内去除内装物占有的必要空间容积与包装总容积的比率。月饼的包装空隙率应符合GB 23350-2021中表1的要求:
4.算包装成本:生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在产品销售价格中所占比例。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的生产组织应将比例控制在15%以内。此外,月饼的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三、月饼抽检常见风险
根据近三年总局及各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的月饼不合格情况,月饼不合格问题主要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品质指标不达标、色素、微生物污染等。
以科学数据守护传统美味,
这个中秋,
让我们为您的月饼贴上"安全认证"!
新时代月饼检测专线:029-36383635
Copyright ©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