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国家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政策,旨在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将从2019年到2024年的关键政策出发,全面解析校园食品安全政策的演变与核心举措。
2019年,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45号令),标志着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规定明确了学校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要求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校长(园长)负责制,确保食品安全责任到人。
1. 校长(园长)负责制:明确校长(园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食品安全工作。
2.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的管理规范。
3. 营养健康管理:强调学校应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确保学生的营养健康。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旨在通过三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
1. 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三年的专项整治,重点解决校园食品安全中的突出问题,如食品采购不规范、食品储存不当、食品加工不卫生等。
2. 全链条防控:强调从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到配送的全链条防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社会共治: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形成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排查和整治力度。
1. 全面排查:对全国范围内的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
2. 问题整治: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 长效机制:通过排查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78号文《食品经营许可备案管理办法》和75号文《关于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承包经营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校园食品经营的许可和备案管理,强化了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承包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
1. 食品经营许可备案:要求所有校园食品经营单位必须进行许可备案,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食堂承包经营:强化对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承包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要求承包企业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定期接受检查和评估。
3. 责任追究: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单位和承包企业,依法追究其责任。
2024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教体艺厅函【2024】39号),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的管理。
1. 膳食经费管理:要求学校合理使用膳食经费,确保膳食经费用于改善学生的膳食质量。
2. 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园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营养健康管理:强调学校应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确保学生的营养健康。
2024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办发【2024】16号),进一步强化了校园食品安全的管理。
1. 全面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学校落实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责任到人。
2. 压实各方管理责任: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公安机关等各方压实管理责任,形成合力,共同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3. 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推行“互联网+”智慧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投诉处理机制,健全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的现代化治理水平。
从2019年到2024年,国家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政策,不断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这些政策从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全链条防控、推行专项整治、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强化食堂承包经营、合理使用膳食经费、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Copyright ©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