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腌制食品总是情有独钟。腊肉、咸鸭蛋、泡菜等多种多样的腌制品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美食~尤其一到冬天,南北方的腌菜、腌肉就都整起来了。但腌菜食用不当,中毒风险可不小哦!
近日郑州一位老人在食用自家一年前腌制的萝卜条后出现指甲、嘴唇和皮肤发紫还伴有肚子疼、呼吸急促等症状被紧急送医后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而罪魁祸首就是那些腌菜!
美味的腌菜怎么会变成“害人菜”,吃腌菜时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腌制品就是通过以食盐为主,并添加(亚)硝酸钠(或钾)、蔗糖和香料等腌制材料处理的食品。通过腌制改善食物的口感与品质,使其更具特色。
不过最近一项对来自中国10个不同地区的440,415名年龄在30-79岁、无重大慢性疾病的参与者,并平均随访10年的研究发现:经常吃腌制蔬菜可能会增加出血性中风和食道癌死亡风险!
(440,415 人的腌制蔬菜消费及其与死亡率的关系)
数据结果表明,每周食用腌制蔬菜1~3天人群的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与不吃腌制蔬菜的人相比高出32%。此外,经常食用腌制蔬菜与消化道癌症死亡风险较高相关,其中主要跟食道癌相关。经常食用腌制蔬菜的参与者死于食道癌的风险高出 45%。
腌菜中含有大量的盐,高盐饮食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而高浓度氯化钠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发生萎缩、肠化,提高了胃癌的患病风险。过量摄入盐还会损害肾脏,影响肾功能,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
不仅是高盐的问题,腌菜中还可能存在亚硝酸盐(2A类致癌物,即对人可能存在致癌性)。
在腌制的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能被微生物和还原酶转换成亚硝酸盐。
成人摄入0.2-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会将有携氧功能的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这种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运输氧气,人体就会缺氧。严重的中毒者会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
不过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生产的腌制食品不会出现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自制的腌菜的。自制的腌菜前1~2周亚硝酸盐含量很高,20~30天后含量会很低,这个时候再吃会更安全。
久存的绿叶菜
绿叶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最高,其中大约90%的硝酸盐来自蔬菜。如果新鲜的绿叶蔬菜放了两三天再食用,其中的亚硝酸盐有可能会升高。
隔夜菜
细菌能将菜里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即使将剩菜放在冰箱里,细菌也会缓慢滋生。因此,剩菜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亚硝酸盐就会越多。
2023年7月,南京一对老夫妻因亚硝酸盐中毒被送医急救,其中老奶奶出现呼吸衰竭,被送进ICU进行插管治疗。医生询问后得知,两人都食用了冰箱里存放了两三天的隔夜菜。
久置的凉拌菜
凉拌菜放置几天后看起来仍然新鲜脆嫩,但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却比剩菜还要多,因此建议凉拌菜现拌现吃。
不新鲜的海鲜干货
不新鲜的海鲜干货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尤其是夏季气温高,海鲜干货容易变质,建议大家在购买和储存时要注意保持干燥,尽量选择新鲜的海鲜干货。
颜色鲜艳卖相好的熟制品
市面上一些颜色特别鲜艳的熟制品、腊肠、腊肉等,可能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这些食物可能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亚硝酸盐,起到防腐和增色的作用。
Copyright © 2024 陕西新时代生物转化检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229号